4月19日,第135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
现场有多热闹?不断刷新的客流纪录可窥一斑——截至4月19日,来自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5440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3.2%。
成交有多火爆?外贸企业的如潮好评足以说明——“今年的订单量比上一届翻了好几番!”“我们从早上进馆忙到下午两点多都没空吃饭!”“就算晚上11时许我们工厂都还在接待客户!”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参展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创造含金量攀高:新质生产力“吸睛”又“吸金”
人工智能翻译机每天都卖断货,并持续从门店补货……第135届广交会第一期,高科技企业带来的产品“吸睛”又“吸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魅力与潜力。
“本次广交会规模创新程度高,我们预想现场很火,但没有想到会如此火爆,其中人工智能翻译机每天都处于断货状态。今天还没到中午,我们就卖完了当天的存货。”科大讯飞产品专家邱飞鹏激动地告诉记者,不少外商选择当场下单。如果现场没货了,很多外商愿意等,他们要不选择将补货直接寄到酒店,要不约定时间来取。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阿塞拜疆的外商现场体验产品后,不禁连连点赞,“太神奇,点赞中国智造!”
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新成果。数据显示,参展企业10898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3000家,比上届增长33%。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生活、“新三样”、工业自动化等高技术含量企业数量增长24.4%。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加速涌现,智能仿生手、新型医疗装备、可变形电视、清洁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大批高端、智能、绿色产品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比如一家深耕未来产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的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强脑科技相关负责人潘思瑜就在这几天深刻感受到“中国第一展”的实力。“我们公司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但收获满满。在开展第二天,来自欧美、中东等市场的采购商名片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还有不少采购商约定在展会结束后针对后续合作细节、相关政策研究、定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她说道。
参展商开启“丰收”模式:开展三天接到超百万美元订单
记者获悉,广交会一期现场工业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成交量比上届有大幅增长,有的甚至实现了翻倍。
比如,家电企业就多以“智”取胜。“它干湿‘通吃’,能轻松应对不同场景,让地面清洁不留死角。”人头攒动的展位旁,西安一维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叶双正在为一位采购商介绍着一款智能洗地机产品。本届广交会一期开展以来,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不少国家的采购商对该公司的新品很感兴趣,“开展三天我们就接到了超过百万美元的订单!”
另外,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电动升降床也在本届广交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公司外贸业务经理高兴地说:“一上午就收集了50多张名片,还不包括一些直接加微信的新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贸企业在收获订单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产品研发更有市场针对性,产品功能不断完善更新,他们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也越走越远。
“参展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与许多老客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对产品的反馈,这种直接的沟通让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服务方向。另外,通过与老客户的深入交流,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为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帝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架起国际贸易的桥梁:与会境外采购商大幅增长
每年的广交会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中外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的桥梁。
记者关注到,本届广交会与会境外采购商也大幅增长。截至4月19日,来自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5440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3.2%。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85682人,占68.3%;RCEP成员国采购商28902人,占23%;欧美采购商22694人,占18.1%。
英歌舞等非遗表演、音乐剧《广交天下》展演、首次推出广交会美食街、升级打造广交会音乐美食节、精心为境外采购商设计系列文商旅线路……通过全面升级展会服务,提高办证效率、完善支付环境、加强交通保障、丰富餐饮服务、营造良好氛围,本届广交会赢得中外展客商纷纷点赞,表示“在广交会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