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
遗落凡间的璀璨
屋顶一角
最近故宫“分身”火爆全网,乍一听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它的庐山真面目是为了庆祝故宫600岁特别制作的2020限定版《打开故宫》全景立体书。
听说这本书把紫禁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收进书中,完整的呈现了故宫真实的样貌。有人说,把它往客厅一摆,家立马就变成紫禁城。
故宫石狮
但是身为潮汕的孩子一点都不羡慕,毕竟我们的潮汕民居就能媲美皇宫的建筑格局(手动自豪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自古以来,潮汕就是个人多地少的地区,潮人聚族而居,形成十分强烈的宗族意识、风水观念,又吸收北方建筑风格,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潮汕民居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潮语有句民谚“潮州厝,皇宫起”,又说“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可见潮汕建筑讲究选址、建筑布局,在建筑上的每个细节也都有严谨的体现,其建筑规模和建筑格局可与皇宫相媲美。
潮汕民居屋顶 一角
就建筑格局来说就有“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凤”等,规模最大的当属“百鸟朝凤”,它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房间可以达到100间的规模,但在潮汕古民居中,百鸟朝凤较为少见。
要了解“百鸟朝凤”,首先还得先认识“下山虎”,“四点金”以及“驷马拖车”的建筑结构,才能更形象的在脑海中想象“百鸟朝凤”的宏伟壮丽。
01
下山虎
你看它像不像一只胖胖的老虎伸着懒腰趴在地上睡觉的感觉
“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地区农村最为普遍的建筑,民间的说法是,两个后方就是虎和狮的蹲坐着的两个后腿,两个前房就是两只前脚,天井则是腹部,内凹的前门则是张开的大口,吸纳天地精气。其状如虎如狮,又称为“爬狮”。建筑界称这种格局“三合院”。
02
四点金
虽然名叫“四点金”,但是可不是用金子建的房子唷~
而是因为四个房间占据整座房屋的四个角,并且是以前厅——天井——后厅为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建筑格局。“四点金”方正对称的格局极易扩展为宗祠和家庙。王国维在《明堂寝庙通考》中言古代宗庙、明堂、宫寝“皆为四屋相对,中涵一庭或一室”,指的就是这种布局。
03
驷马拖车
此宅名为“驷马拖车”显然是因为它的外形看起来像四匹马拉着一架马车啦~
它的正经名字称为“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它是潮汕民居的极品,在所有建筑中规模极大,功能较全。‘驷马拖车“以中轴线为主,讲究左右对称,功能配套完整,布置井然有序,是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
驷马拖车实景
驷马拖车模型
04
百鸟朝凤
重头戏来了咯,“百鸟朝凰”作为潮汕民居营造规模最大、格局最高等级形制,在潮汕地区极为罕见。由于建造耗资巨大,一般是集群众之力或朝廷赏建才有,留世的作品较少。目前已知的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普宁老县城洪阳镇德安里老寨 。
德安里老寨,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六兄弟集资,历经数代建造完成。它应该算是潮汕规模最大的“百鸟朝凰”建筑了。它的主体建筑格局为中间三进主座祠堂,左右两边各有三座下山虎,主座后面,又有一座大四点金,大四点金左右是小型四点金,再加上左右各两列从厝、后面一列后包,主座四周这些“下山虎”“四点金”达到一百间房间(注意是房间,不是整座建筑)的规模哦。
寨内设置有客厅、祠堂、佛堂、书斋、卧室、餐厅、库房、阁楼、门房,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莲池、寨门、围墙,围墙外还有护寨河。这规模妥妥的跟故宫的建筑有的一拼啊~
精致雕琢的建筑
再来看看对这建筑的雕琢,精工细刻的木雕和巧夺天工的嵌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柱一石、一梁一木在精工细作上,有着极致的考究。
青石板路
以德安里老寨为代表的潮汕古民居最高形制——“百鸟朝凤”,虽历经百年沧桑之变,但古迹甚多,风韵犹存,希望这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古建筑能扛住岁月变迁依然巍峨屹立。
不管是《打开故宫》立体全景书也好,还是坐落在潮汕村落间能媲美故宫的“百鸟朝凤”也好,都是值得让人穿越时间空间的界限,与之相遇的美好事物。
以后有机会定要拖家带口去感受一番,脚踏青石板,手抚金漆木雕,假装自己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住在精雕细琢的大豪宅里体会一次古代豪门贵族的生活。